台灣健身業目前已經呈現百家爭鳴的狀態,大型連鎖健身房、私人工作室、社區型(國家)健身中心...,只要你有心想運動,真的不怕沒地方去!
有趣的是,運動風氣看似盛行,但實際上真正「會練」、「可以自行安排訓練計畫」的人,卻還是少數。這也相對讓大家對於「教練」的需求提高。
需求提高,市場能提供的價值便可能出現較大落差,叫消費者感到不放心。
所以,如何選擇合適的教練,把錢花在刀口上,身為消費者的你可就要睜大眼睛,看看以下幾個挑選教練的特點!
1.教練有沒有聽你說
在初期合作階段,你的教練應該盡量了解你,不是一股腦地要洗腦你。應該要清楚你的目標、過去的運動經驗、曾遭遇什麼問題、是否有受傷等相關病史,給你多點時間陳述自己的機會,再給予適當建議。
2.教練是否能針對你的需求執行教學
經驗雖然是教練的價值,但這不代表教練可以將自己過往的經驗投射到顧客身上,因為同樣的練法不是所有人都適用;正常是要把適合你的法則交給你,針對你的需求擬定訓練方式,才是聘請教練的理由所在。
3.訓練菜單只有一種
目標不同,訓練菜單也會不同。如果你的教練無法提供客製化的指導,每次練的內容都差不多,甚至是在面對其他顧客也是同一套,那代表他可能在個體差異的規畫還不夠,這時候就要小心斟酌了!
4.教練能讓你問為什麼
常讓自己保持好奇心,當你遇到無法理解的訓練內容,或對動作有問題,記得大方地請教教練。好的教練應能夠接受顧客提問,並且有條理的解釋給你聽。
即便問題是他不能立即回答的,他也能夠跟你保證下次上課要給你完整答覆。這樣保有彈性、能接受顧客檢視的教練,應該能降低被市場淘汰的機率。
5.教練說的是你聽得懂的話
健身本來就屬專業領域,有專業、艱深的術語出現在所難免。不過教學最好是能把複雜的動作轉化成你能理解的指導語,不然就失去上教練課的意義了!要是教練總是說一些你聽不懂的術語,導致你無法抓住要訣訓練,最好趕緊踩煞車。
參考資料:Breakingmuscle.com
發表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