鈴木一朗生涯4000安,純嗎?

2013年8月22日這一天,鈴木一朗達成了生涯4000安的重要里程碑,但接踵而來的卻是質疑聲浪。原因就在於,鈴木一朗的職棒生涯橫跨了兩個聯盟:NPB及MLB。


這之中又牽扯到了MLB與NPB的水準高低,普遍認為,MLB的賽事水平高於NPB。


這是個不爭的事實。


無論從歷年的旅日旅美選手、國際賽的表現或實際的數據如球速等等來比較,MLB的球員整體素質都明顯優於NPB。畢竟MLB是集世界各地的好手於一堂,而NPB則是以本國選手為主。


所以即便鈴木一朗成為了棒球史上唯三的4000安俱樂部成員,有部分的人(尤其是美國人)認為:「鈴木一朗雖然獲得非凡的成就,但還是比不上Pete Rose和Ty Cobb。因為NPB比不上MLB,我們只承認在大聯盟的2722支安打。」


(Pete Rose生涯累積4256支安打,Ty Cobb生涯累積4191支安打。)


這種說法司博特不太認同。


因為現在所追求的記錄是安打「數」,而不是打安打的「難度」,不考慮從NPB轉戰MLB之間,個人成長的可能性,鈴木一朗所獲得的4000安「數量」,絕對可以和任何大聯盟打者平起平坐,包含Pete Rose及Ty Cobb,甚至超越。

 

 

原因請聽我娓娓道來。


要能在職業棒球場上累積一定的安打數量,有幾項不可忽略的關鍵因素在其中,分別是:

1.  年齡

2.  出賽場數

3.  球團安排


首先,你的職業生涯有限,要在打不下去前累積一定的數量,起始年齡相當重要,假設退休年齡為42歲,萬一你25歲才開打,那你也只有17年的時間可以累積,遠低於鈴木一朗至今的21年。


其次,每年的球賽場數是固定的,並不因為你打得特別好就多舉辦個兩場讓你追紀錄,總不能二軍、小聯盟、春訓熱身賽都加計進去吧?這限制了球員在累積安打數上的困難。


最後,球團有時會有自己的安排,不一定每一場比賽都會讓你上場,或許出場後不一定能敲安打,但坐板凳肯定不會讓你在紀錄上多劃幾撇。


仔細想想,這三個重要因素都不是鈴木一朗所能控制的,而且跟身處哪個聯盟無關,其他在追逐這項紀錄的球員也是如此,這部分相當公平。


亦即受傷、成長、禁賽、球團變動等這類因素屬「自然之力」,當然,也就沒有MLB和NPB之分。

 

 

再來,我們看到鈴木一朗在NPB的9年間,累積打擊率為3成53,但換到MLB之後掉至3成20,在這裡,我們忽略年齡增長的問題。(注意喔!到了MLB是越來越老。)


同時前面提到的,不考慮鈴木一朗在轉換到MLB後可能的爆發性成長。(注意喔!MLB比較強!)


我們將NPB的打擊率乘上一個弱化參數,也就是0.353(NPB打擊率)* X =
0.320(MLB打擊率),求出 X = 0.90651。你可以想像成,如果你要把NPB的數據轉換成MLB,你需要乘這個加權值進去才準。


或者說當打者從MLB跳到NPB時,應該要將各項數據除以0.90651,才會是他該有的表現。(在這裡只適用於鈴木一朗)


附帶一提:如果考慮前面所忽略的兩個因素,這個弱化值還太低了些,應該更趨近1才對!但那兩個因素太難量化,所以就先暫時這樣吧。


因此,對質疑者來說,鈴木一朗要嘛把NPB的打擊率弱化後再來計算安打,要嘛直接從MLB打起,這樣才公平嘛!對吧?(但是這不切實際)


或是,讓鈴木一朗在NPB打的比賽少一點?


對阿!當你弱化了鈴木一朗在NPB的打擊率時,已經讓兩聯盟「數值上」等價,那是否比賽的場數也要一致?不然就是反過來計算,讓場數降低。


幸好NPB的比賽場數從以前到現在都一直少於MLB,所以讓這個比較能成立。


我們將MLB的場數乘以這個弱化參數,也就是162(MLB比賽場數)*
0.90651(弱化參數)= 146.85462(鈴木一朗應賽場數)。


得到的結果表示,如果鈴木一朗在NPB的安打「數」要和MLB的合計,他的可出賽場次必須低於146場。很不幸地,在鈴木一朗轉戰MLB之前,他最多只有遇過135場的時代。


所以嚴格說起來,鈴木一朗在NPB要產生和MLB相等數量的安打,還比較難。而這11場的落差,司博特覺得可以視為鈴木一朗老化的量化數據。

 

 

結論:

雖然鈴木一朗的4000安橫跨兩個聯盟,但以這種簡易的數值變換分析,可以發現某種程度上,鈴木一朗在NPB所累積的安打數比在MLB要難。


既然較難的部分是不同於現今的聯盟,那合併計算就不成問題了。


最後,回到原始問題:生涯4000安,純嗎?


純到爆了!

[divide]

請勿抄襲、剽竊司博特網站文章,違者必究,如需轉載、引用,請務必來信取得授權,並附上作者及來源處;
轉貼網址則不限,歡迎分享!